042|讓文章開始流動的不是壓力,而是進展感
結合 The Progress Principle 與 Obsidian 筆記系統,設計可視化的微小推進,打造穩定、柔韌且有情緒支撐的學術寫作習慣
你好!我是王啟樺 👋
上一期,我們討論如何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在 Obsidian 裡找出真正能撬動進展的筆記槓桿點。
今天在「用 Obsidian 強化學術筆記力」中,我們要聊聊一個讓你每天坐下來寫作、整理筆記、閱讀文獻變得比較不痛苦的秘密武器——叫做 進展感(The Progress Principle)。
什麼最能提升你的寫作動力?答案不是咖啡,也不是deadline。是「有進展」。
哈佛商學院的研究者 Teresa Amabile 和 Steven Kramer 曾請上百位專業人士寫「工作日記」,記錄每天的情緒起伏與事件細節。他們原本只是想理解什麼因素會影響人們的動力與專注力,但結果卻出現一個非常清晰、甚至有點令人意外的答案:
最能提升我們動力與情緒的,不是獎金、不是讚美、不是會議氣氛良好——而是:在有意義的工作上有進展。
這個現象被稱為 The Progress Principle(進展原則)。研究發現:
在受試者所記錄的「最棒的一天」中,有 76% 的日子都跟進展有關;
反過來,「最糟的一天」中,只有 13% 發生了進展,大多是挫折與卡住。
你今天在 Obsidian 裡有「推進一格」嗎?
如果你曾有這種經驗——
👉 某天只是把一篇文獻記下紅色筆記,心情卻莫名很好;
👉 某個晚上花 15 分鐘重命名了幾則黃色筆記,覺得「終於有一點頭緒了」;
👉 或是某個下午把一段橘色筆記嵌進草稿中,段落自然流動起來,你瞬間覺得:「啊,這篇文章是寫得出來的!」
這些看似微小的推進,其實正是「進展原則」發揮作用的證據。你不需要完成一整篇論文才值得開心,你只需要在有意義的方向上前進一點點。
寫作進展,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
最有趣的,是 Amabile 和 Kramer 在他們的書《The Progress Principle》中提到:大多數主管根本不知道「進展感」的重要性。
他們調查了全世界的主管,問:「什麼是最能激勵員工的因素?」只有 5% 的人把「進展」排在第一位,還有更多人完全沒想到這回事。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如果你能有意識地在筆記與寫作過程中設計進展點,你就能靠它穩定累積動力、提升情緒、降低卡關感。它不只是工作效率的工具,更是情緒穩定劑。
那麼,怎麼在 Obsidian 裡創造進展感?
✅ 每天做一件「可視化的前進」
建立一則紅色筆記、更新一段藍色段落、補上一句橘色洞察——每一件事都能算是「今天有推進」。
✅ 建立「進展儀式」而非「完美目標」
不要求自己一次寫完一整段結論,而是問:「我今天是否讓這個草稿更完整了一點點?」
✅ 設立「進展視角」來看筆記庫
每週回顧一次黃色筆記的新增與連結狀況,或者開 Graph View 看看筆記之間的新交集。讓自己看見:「這個系統正在長大。」
讓進展成為你的寫作秘密武器
研究中提到 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 的一個主管 Paul Suett,他沒有要求團隊「更努力」,而是設計了更流暢的流程——
📦 不需要搬五次箱子才能完成配送;
📦 不需要等一批再一起處理;
📦 只要讓流程像水一樣自然流動。
這句話我超喜歡:
“Let the river flow.”
你每天在 Obsidian 裡的寫作與閱讀,其實也該是一條河——不是一次搬完,而是每天流動一點。讓進展感成為那條河的水流,推動你前進。
啊,15分鐘到了,我們下一期繼續聊!
P.S.1. 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每天都會分享對碩博士生有價值的內容。
P.S.2. Youtube頻道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上線啦!如果你對我的學術工作日常有興趣,想觀看我平常如何用Obsidian做各種學術筆記,歡迎訂閱!
P.S.3 另外我最近也開了 Obsidian學術工作流的 discord群,歡迎加入討論問題!
P.S.4. 對於「紅、藍、黃、橘」四種良品的定義,可以參考我上一次的免費公開講座:
Discord的連結似乎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