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啟樺 👋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如何透過 Obsidian 分段聚合藍色筆記,建立高效率、高準確性的文獻引用流程,提升研究寫作的專業度與可信度。
今天在「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中,我們來討論如何將 Zettelkasten 的「雙向互動」應用於學術寫作:自上而下調整架構,自下而上完善內容。這種方法強調文章的結構與內容之間的靈活互動,讓寫作不再是死板的填空,而是筆記與文章間持續對話的自然生成過程。
什麼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從整體到細節的規劃
以文章的章節骨架為起點,明確每個部分需要引用哪些文獻、包含哪些背景知識。
目標:確保文章的結構清晰,內容分布合理。
自下而上:從素材到架構的調整
在撰寫過程中,藉由挖掘藍色、黃色、橘色筆記中的素材,激發對章節順序或小節劃分的靈感。
目標:通過新增數據或觀點,不斷完善內容,甚至重新組織文章架構。
這兩者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文章架構影響素材選擇,素材內容則反過來重塑文章結構。
如何實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寫作方法?
1. 自上而下:以章節骨架規劃內容
在寫作初期,先建立一份初步的大綱,為每個章節設定明確的目標與內容方向。例如:
大綱範例(以多任務學習為主題):
簡介 (Introduction)
定義多任務學習及其應用場景。
提出研究目標:解決醫療影像中數據異質性的挑戰。
相關研究 (Related Work)
總結文獻對多任務學習的優勢與限制。
方法 (Method)
詳述動態獎勵分配的設計與分層模型架構。
實驗與結果 (Experiments and Results)
列出實驗數據,展示新方法的優勢。
結論 (Conclusion)
總結研究貢獻,提出未來改進方向。
2. 自下而上:從筆記中完善內容與調整結構
撰寫過程中,通過查閱藍色、黃色、橘色筆記,補充細節內容,同時檢討原本的章節設計是否合理:
範例 1:藍色筆記補充數據,影響實驗結果的呈現方式
藍色筆記內容:
文獻 A 提到多任務學習在稀疏數據上的準確率提升 20%。
初稿內容:
原計畫將此數據放入結論部分,但後來發現更適合作為「方法」章節中模型設計合理性的論據,因此將其前移。
範例 2:橘色筆記啟發新增章節
橘色筆記內容:
醫療影像數據的異質性問題是否可以透過多模態數據融合進一步解決?
修改結果:
根據筆記啟發,在「方法」章節新增小節「多模態數據的處理」,並設計額外的實驗測試假設。
3. 動態調整,讓大綱與內容共同進化
隨著內容的豐富與章節順序的微調,大綱本身也會進一步完善。例如:
初始大綱可能只包含「簡介」「相關研究」「方法」「實驗與結果」「結論」五部分。
在撰寫過程中,發現需要增加以下小節:
在「相關研究」中新增一節,討論多任務學習的適用限制。
在「實驗與結果」中新增數據對比,展示模型的穩定性。
如何在 Obsidian 中實現這種雙向互動?
1. 利用主控文檔統籌架構與內容
建立一份主控文檔,作為大綱與內容聚合的中心,例如:
檔名:
2024_MultiTaskLearning_PaperDraft.md
在每個章節中嵌入相關筆記的內部連結,實現動態引用與內容整合。
2. 善用雙向鏈接與 Graph View
雙向鏈接:
將主控文檔與筆記資料雙向連結,例如:
「本章節引用自 [[#多任務學習]] 和 [[2024-01-15_多模態數據挑戰]]。」
Graph View:
通過視覺化檢查筆記的關聯,快速發現哪些筆記尚未納入大綱,避免遺漏重要素材。
3. 設置動態筆記清單
在主控文檔中,為每個章節設置一個動態清單,將補充的筆記資源逐步加入。例如:
## Related Work
- 待加入的藍色筆記:
- [[2024-01-20_文獻B段落摘錄]]
- [[2024-01-25_多任務學習的數據限制]]
- 待補充的橘色筆記:
- [[2024-02-05_多模態數據融合的假設]]
「雙向互動」的三大好處
靈活應對新素材的加入
隨著撰寫過程中新增或修改的筆記,文章結構可以自然調整,不斷優化。
提升文章內容的深度與連貫性
自下而上的素材補充,能讓論述更加豐富;自上而下的架構規劃,則確保內容層次分明。
讓寫作過程更具創造性
在整理筆記與撰寫草稿的互動中,激發新的靈感,讓寫作過程成為知識生成的自然延伸。
結語:寫作中的動態平衡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互動,讓學術寫作不再是填充框架的機械過程,而是一個不斷進化的創造性體驗。試著在你的下一篇文章中,透過 Obsidian 將大綱與筆記動態結合,感受筆記與文章互相交融的魅力!
啊,15分鐘到了,我們下一期繼續聊!
P.S.1. 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每天都會分享對碩博士生有價值的內容。
P.S.2. Youtube頻道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上線啦!如果你對我的學術工作日常有興趣,想觀看我平常如何用Obsidian做各種學術筆記,歡迎訂閱!
P.S.3 另外我最近也開了 Obsidian學術工作流的 discord群,歡迎加入討論問題!
P.S.4. 對於「紅、藍、黃、橘」四種良品的定義,可以參考我上一次的免費公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