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啟樺 👋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透過主控文檔整合黃色索引與橘色筆記,建立臨時大綱,讓你的文章在知識網絡中自然成形。
今天在「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中,我們要聊聊如何分段聚合藍色筆記(文獻段落),以幫助你在寫作時精準引用文獻數據或論點。藍色筆記記錄了文獻中的關鍵段落與觀點,透過在草稿中直接引用這些筆記,你不僅可以快速檢索內容,還能有效避免記錯或誤引的風險。
為什麼要聚合藍色筆記?
在學術寫作中,文獻的數據與論點是支撐論文的重要基石,而藍色筆記的作用就在於:
提供精確引用:確保段落內容的完整性,避免因記憶偏差而誤解作者原意。
提高寫作效率:將相關段落匯集於草稿中,讓你在撰寫過程中隨時參考文獻內容。
保持靈活性:藍色筆記可以隨時嵌入或修改,並在寫作完成後輕鬆轉換為正式的引用格式。
如何在寫作中引用藍色筆記?
1. 在草稿中插入藍色筆記的連結
在主控文檔(如 2024_MultiTaskLearning_PaperDraft.md
)中,直接插入藍色筆記的內部連結,實現動態引用。
範例:
根據 [[Chen2023Robotic.4.1.2]] 的實驗結果,多任務學習能有效提升模型性能,特別是在稀疏數據場景中。
2. 在筆記中查看原文或摘要
透過內部連結,點擊即可跳轉到藍色筆記,查看文獻的原始段落或萃取內容。例如:
藍色筆記內容(Chen2023Robotic.4.1.2):
# Chen2023Robotic.4.1.2
**原文**:
"In multi-task learning scenarios, models with shared weights demonstrated a 20% improvement in accuracy on sparse datasets compared to single-task models."
**摘要**:
多任務學習模型在共享權重的情境下,對稀疏數據的準確性提升了 20%。
3. 撰寫草稿時直接參考藍色筆記
撰寫草稿時,引用藍色筆記可以確保內容準確。例如:
草稿內容:
### Related Work
多任務學習在稀疏數據場景中的優勢已被多篇文獻證實。例如,[[Chen2023Robotic.4.1.2]] 提到,模型的共享權重使準確性提升了 20%。
整合正式引用格式
1. 手動補充引用格式
在寫作完成後,將內部連結的內容整合為正式引用。例如:
草稿原文:
多任務學習在稀疏數據場景中的優勢已被多篇文獻證實。例如,[[Chen2023Robotic.4.1.2]] 提到,模型的共享權重使準確性提升了 20%。
整合後:
多任務學習在稀疏數據場景中的優勢已被多篇文獻證實。例如,Chen et al. (2023) 提到,模型的共享權重使準確性提升了 20%。
2. 配合外掛實現自動化引用
如果你使用 Obsidian 的 Citations 外掛或 Zotero,可以進一步簡化引用管理:
步驟:
在藍色筆記中添加文獻引用標籤(如
@Chen2023
)。配合外掛,自動生成符合 APA、MLA 或其他格式的參考文獻清單。
如何高效管理藍色筆記?
1. 清晰的命名規則
為每篇藍色筆記設定清晰的命名規則,便於快速檢索與引用。
範例:
Chen2023Robotic.4.1.2
:表示來自 Chen 2023 年的文章,第 4.1.2 節的段落。MultiTaskLearning-Accuracy-SparseData
:表示主題為多任務學習與稀疏數據的筆記。
2. 使用標籤或分類
為藍色筆記添加主題標籤,方便在大量筆記中篩選內容。
範例標籤:
#multiTaskLearning
、#sparseData
、#accuracyComparison
。
3. 定期回顧與整理
隨著筆記數量增加,定期檢查是否有重複或冗餘的筆記,必要時進行合併或精簡。
藍色筆記引用的優勢
提升引用準確性
藍色筆記直接對應文獻段落,確保內容精確且避免誤解。
提高寫作效率
寫作時快速查閱原文,避免反覆翻閱完整文獻的時間浪費。
支持動態調整
隨時更新藍色筆記內容,草稿中的引用會自動同步,讓寫作過程更加靈活。
結語:讓藍色筆記為你的寫作賦能
分段聚合藍色筆記,能讓你的學術寫作更具條理與精確性。試著在 Obsidian 中建立一套高效的藍色筆記管理方法,透過內部連結輕鬆引用,為你的文章提供強大的文獻支持!
啊,15分鐘到了,我們下一期繼續聊!
P.S.1. 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每天都會分享對碩博士生有價值的內容。
P.S.2. Youtube頻道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上線啦!如果你對我的學術工作日常有興趣,想觀看我平常如何用Obsidian做各種學術筆記,歡迎訂閱!
P.S.3 另外我最近也開了 Obsidian學術工作流的 discord群,歡迎加入討論問題!
P.S.4. 對於「紅、藍、黃、橘」四種良品的定義,可以參考我上一次的免費公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