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Paper總是抓不到重點? 教你用「TAI學術閱讀法」 快速掌握論文核心(Title 標題、Abstract 摘要、Introduction 簡介) +Color Coding 關鍵字筆記技巧示範
透過清晰步驟與視覺化標註,系統化提升你的學術閱讀效率
你好!我是王啟樺 👋
上一期,我分享了設定Obsidian快捷鍵增加學術閱讀效率的方法,不知道你有沒有嘗試看看。
今天在「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中,我要帶你認識一個實用的學術閱讀技巧:
TAI學術閱讀法
你是否常常花很多時間閱讀論文,卻始終抓不到重點?別擔心,透過 TAI(Title 標題、Abstract 摘要、Introduction 簡介)三個步驟,你將能快速且有效地掌握任何論文的核心內容。
▍為什麼需要TAI閱讀法?
許多研究生初次接觸學術論文時,常因資訊量龐大而感到挫折。透過清晰的步驟,你能避免這種迷惘,迅速建立對論文內容的初步理解。
▍TAI閱讀法三步驟:
T(Title 標題) 仔細分析標題,拆解出研究的主要關鍵字與核心議題,確認論文的研究方向。
A(Abstract 摘要) 快速提煉摘要中的主要主張(Claim)與研究貢獻(Contribution),確認研究目的、方法與初步結果。
I(Introduction 簡介) 深入了解研究問題的背景與研究動機,理解作者的具體研究問題與論證過程,檢驗摘要與簡介是否有明確的資訊連貫性。
▍實戰技巧:Color Coding 關鍵字標註法
除了 TAI 步驟外,我也會介紹實用的「Color Coding」技巧。透過將論文中的核心關鍵字用不同顏色標記,你可以視覺化地掌握各概念在論文中的角色與脈絡,更容易追蹤作者的論證邏輯。
▍TAI法的應用原則:
檢查「標題→摘要→簡介」是否資訊逐步詳細化。
反向驗證:是否能從簡介回推到摘要、再提煉到標題的核心觀點。
▍立即實踐小任務:
現在就拿起一篇你正在閱讀或計劃要閱讀的論文,實際運用上述的 TAI 閱讀法和 Color Coding 標註技巧,檢驗論文的核心論點與邏輯。
透過這個技巧,你的學術閱讀與寫作將更加系統化且有效率!
啊,15分鐘到了,我們下一期繼續聊!
P.S.1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在2025年,要用Obsidian建構自己可靠的學術閱讀系統,歡迎加入《馭文獻之鋒:Obsidian 與 四種良品筆記法引領高效研究》這本書,一起在臉書私人社群討論各種你在研究所路上遇到的問題!
P.S.2. 也歡迎加入我的Obsidian會員社群,每個月都會舉辦會員專屬的講座,詳細介紹我最新的學術研究與知識工作的工作流程,相信會對你的研究日常非常有幫助!
P.S.3. 目前我也將之前Obsidian會員社群曾經舉辦過的講座整理到這個頁面,裡面有各種學術工作的實務與技巧,歡迎正在做研究的碩博士生參考。
P.S.4. 另外,用Obsidian強化學術筆記力也上線啦!如果你對我的學術工作日常有興趣,想觀看我平常如何用Obsidian做各種學術筆記,歡迎訂閱!
P.S.5. 對於「紅、藍、黃、橘」四種良品的定義,可以參考我上一次的免費公開講座: